顺达娱乐

淮海战役首战,黄百韬临死前说:我有三点想不通,死不瞑目
顺达娱乐
你的位置:顺达娱乐 > 最新动态 >
淮海战役首战,黄百韬临死前说:我有三点想不通,死不瞑目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9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淮海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伤亡最大、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,同时它造成的政治影响也是最大的,此战之后国民党能打仗的老兵几乎损失殆尽,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本钱。

此战国民党首个被歼灭的兵团是第7兵团,说起来还是个“杂牌”,其司令黄百韬并非蒋介石的黄埔嫡系,靠的就是作战不怕死慢慢打上来的,因此这个“杂牌”兵团表现出的战斗力非常可怕。

从结果来看,国军此役伤亡约六万人,华野同样是伤亡六万左右,解放军占据人数优势且还是重重包围的势态都能打成如此,可见黄百韬兵团的强悍。

而且整个淮海战役解放军一共也就伤亡十余万,歼灭黄百韬兵团时就付出了近一半的战损,很可怕。

黄百韬兵团其实最开始并非没机会撤回徐州附近,但他偏偏做了三个莫名其妙的决定,以至于他死前一直念叨想不通。

时任国民党25军副军长的杨廷宴是最后陪伴着黄百韬的几个人之一,他化装成普通士兵逃回徐州后,跟徐州“剿总”副总司令杜聿明汇报了黄百韬的情况,他转述了黄百韬最后说的一段话:

此次战败,我不甘心啊,我有三点想不通,一是明明知道我是共军的重点打击目标,我为何还要在新安镇傻傻地等了44军两天;二是我在新安镇这两天,怎么就没有想到及时在运河架设浮桥呢;三是我被围后,李弥和邱清泉前来救援,可当初在曹八集时,李弥为何要率部远离我?

这三点其实也是他的三次机会,若他都没有做错,那一定会给解放军造成更大的麻烦。那么打了这么多年仗的黄百韬为何会临阵发昏呢?看看战役的过程就能找到答案。

一、拼凑的兵团

黄百韬这个兵团其实是临时拼凑而来。豫东战役后,国民政府在整编25师(师长黄百韬,整编师其实也是军的编制)的基础上,加入了粤系63军、64军组成第七兵团。

济南战役期间编入了中央嫡系100军,淮海战役前夕再加入川军44军,整个就像是大杂烩。

看起来该兵团有五个军,比起其它兵团还要强不少,但个中派系复杂,黄百韬并不太好管。像100军军长周志道是黄埔四期生,一直都是在中央军系统内任职,根本不服黄百韬。

种种因素,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。

二、“杂牌”的悲哀

战役正式打开前,黄百韬驻守在新安镇,这里距离徐州还有100公里左右,已成为整条战线的最突出部。所以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,多次向徐州“缴总”请求能后撤与主力会合。

然而徐州“缴总”却命令七兵团按兵不动,等待44军从海州过来后再一起撤到徐州。这个命令对黄百韬来说是晴天霹雳,他只能傻傻地在原地等了两天。也就是这两天,华野开启了战斗。这是黄百韬的第一个想不通。

说起来比较讽刺,黄百韬听上峰的话,其实是在为上峰背锅。本来按照他们的作战计划,44军是走海路南撤,与第7兵团没有任何关系。但44军开拔前突然又接到命令改成沿陇海线西撤徐州。

陇海线当时沿途已有一些路段属于解放区,单他一个军南撤肯定是死,改变作战计划的人很快意识到了整个问题,可笑的是,徐州“剿总”随即又下达了一个命令,让44军去找第7兵团,第7兵团则留在新安镇等待44军。

如果换做是邱清泉、李弥这些黄埔嫡系,肯定不会理睬徐州“剿总”的命令,凭什么要我一个兵团去给一个军陪葬?

然而黄百韬一个“杂牌”出身,就是靠对命令的服从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,他的第7兵团已感到孤立,要是自行率部撤退那留在海州的44军就更孤立。

到时44军被歼的锅肯定要扣在他的头上,搞不好就是革职查办。仕途、军旅全毁了,如果上峰不高兴,甚至可能杀一儆百,因此黄百韬思前想后,只能是留下来等44军。

若不是等这两天,按照第七兵团的行军速度可以后撤50公里左右,这就越过了后来华野阻击的大许家、八义集一线。如此一来华野很难对其形成合围,第7兵团即便付出些代价,也能使主力撤到徐州。

所以黄百韬这第一个“想不通”,放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不得不这么做,属实很无奈,他只能赌华野的动作没那么快。

三、复杂的派系

事实证明,战争光靠赌是不行的,早在同年9月粟裕就已向中央提议可将黄百韬兵团作为下一个歼灭目标,通过月余的准备,华野全体上下都想着要吃掉这股敌人。11月6日,华野主力朝着新安镇进发,做好了攻击势态。

黄百韬在等到44军后于11月7日后撤,然而由于运河上只有一条铁路桥,数万大军以及众多难民挤成了一团,部队的行进速度极慢。黄百韬眼看难以全部通过,就让63军改走窑湾渡河。这个军最终也没能过去,被解放军歼灭于野战之中。

第七兵团主力浪费了很多时间才过了运河,于9日到达碾庄,结果这时华野山东兵团已从台儿庄、贾汪一线突破,由华野7、10、11纵组成的阻援兵团也占据了大许家、八义集一线,黄百韬兵团陷入了层层包围之中。

如果黄百韬在等待44军的那两天里能及时在运河上架起浮桥,就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与百姓争道,也不会让63军孤立被吃掉。如果在碾庄其能多上一个军,坚持的时间肯定能久一点,说不定就能等得到支援了。这是黄百韬的第二个“想不通”。

那他为什么不设浮桥呢?主要还是兵团内派系太复杂,黄百韬本身又没有特别高的威望,很多事情都要跟麾下军长商量着来。这种背景下他能让哪个军去哪里搭桥呢?

他让63军去其他军驻地附近架桥,那63军能愿意?凭什么我们干活,其他人享清福?若63军在本军附近架桥,其他几个军也不愿意,凭啥你们先走?光是协调就要协调很久。

即便黄百韬发挥奉献精神让嫡系去完成这个工作,还是要面临在哪里架桥的问题,几个军长到时候一闹咋整?所以黄百韬就没有动作,直接请示了徐州“剿总”,“剿总”倒是答应了会派工兵团来搭桥,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到。

就这样一耽搁,两天就过去了。黄百韬这第二个“想不通”源于国军内部的混乱,彼此推诿之下,白白浪费了机会。

三、开溜的友军

第7兵团最初撤退时,曹八集还在国民党手里,13兵团司令官李弥就驻扎在那,黄百韬还特意驱车去面见了李弥,希望他能多停留一段时间掩护自己。

结果李弥拿出了徐州“剿总”总司令刘峙的手令,说另有军务,接着就率部离开。此举造成了第7兵团和13兵团的脱节,也让华野山东兵团抓住了这个空档穿插了进来。

如果李弥愿意与黄百韬汇合,就等于是增强了近一倍的兵力,华野很难进行合围,那么非常能打的黄百韬兵团突围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。不过这一切都是如果,脚底抹油的李弥才不管什么友军不友军,自己安全最重要,后来还是蒋介石严厉呵斥,李弥才率部来救。

可已经被团团围住的黄百韬生机完全断送了,再来救又有何用呢?黄百韬这最后一个“想不通”更像是斥责国民党中“友军有难不动如山”的作风。想当初救张灵甫、救胡琏,他都是极为用命,结果自己被围却落得这样的待遇,他的心里肯定万分悲凉。

四、最终的结局

黄百韬在整个过程中除了以上三点“想不通”外,其他并没有过多的错误,有的人说他既然能打就应该全力突围,或许还有生机。

但事实上坚守并没有任何问题,七兵团能给解放军造成那么大的伤亡,正是依托了碾庄内坚固的工事。碾庄一带之前是李弥兵团的防区,李弥在周围构筑了很多完备的工事,如果没有这些阵地,黄百韬根本没办法让麾下各部凝成一股劲防御。

换成野战,七兵团已经连续赶路数日,又累又饿之下几个军大概率会争先逃跑,到时都不用怎么打就完全溃败了。因此在黄百韬的角度来看,坚守是最佳的选择。

11月22日,激战了17天的国民党第七兵团终于顶不住了,黄百韬在跟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说完那番话后没多久就死了。至于到底是自杀还是被击毙,这个国共双方的说法不一,在下也就不多猜测了。

五、我方的评价

如果不带立场的话,黄百韬其实是个很优秀的军人,他早年曾在直系军阀李纯、奉系军阀张宗昌麾下任职过,后来才投靠了蒋介石。

按常理来说老蒋是不会看重他的,但黄百韬打仗特别拼命,比中央军嫡系还表现得死心塌地,而且国军中“卖队友”的传统他也没有沾染上,老蒋因此破格重用了他。

黄百韬把命都留在了淮海战场,对得起蒋介石了,并且他的拼命让粟裕都紧张不已。粟裕事后说过:

在整个淮海战役我就紧张过两次,第一次是打黄百韬,当时上至军委,包括主席,下至我们,开始对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力估计不足!后来碰上了钉子,我又不敢跟主席叫苦,只有豁出命去打。主席天天来电催问战况,我心里着急,也不敢抱怨,但是部队苦啊!

淮海战役总前委战后发给中央的电报中也指出了“部队必已相当疲惫,刀锋似已略形钝挫”,意思就是打黄百韬己方消耗太大了,没想到这个“杂牌”兵团竟有如此实力。

不管是粟裕还是淮海战役总前委,他们的话语都在侧面评价了黄百韬兵团的实力。

讽刺的是,淮海战役中国军最先被消灭的黄百韬、黄维两个兵团,司令都是愿意豁出去命救友军的那种,相反,像李弥这种见势不妙就开溜的后来还过得好好的。这样的军队不败怎么可能呢?